1、“京喜拼拼”们不“拼”了,调味品还做社区团购吗?(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抢菜千万要提前定好闹钟。”
“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盒马……那么多平台,怎么我就是抢不到呢?”
上海人的后疫情时代,社区团购似乎仍然是那个仅次于直播带货的第二大风口。
然而,这一切似曾相识的热闹,对早两年疫情期间杀入赛道、掘金社区团购的生鲜电商来说,却只留下了一个冰冷的现实:如今的社区团购战场上,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3月1日,京东旗下的京喜拼拼优化裁员,比例10%-15%,四川战区也随之关闭。
3月8日,传言阿里旗下的十荟团全线业务关停,进入清算阶段。
食享会、橙心优选、同城生活等社区团购平台早已折戟沉沙,就连幸存的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也在苦苦挣扎,钱没赚到多少,投入却大有搬空家底的趋势。
当“京喜拼拼”们都不想再“拼”了,调味品企业和经销商们,还需要重视曾让他们头疼无比的“社区团购乱象”吗?
从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出货数据来看,粮油调味类产品已经是第二大品类,而对比传统流通渠道,社区团购供应链成本却能降低5%-30%。
所以,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对社区团购,有人重视,有人轻视,但谁都不能忽视它。
、海天经销商的“三板斧”,还砍得动当下的市场吗?(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在红利期,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红利期一过,天下就没有好做的生意。”——润米创始人刘润。
5年前,做调味品的经销商们随便接一个品牌,只要把货发出去就是钱。5年之后,一名海天的业务员对衡水某知名经销商表示:“你别看海天现在不出名,只要你做了这个品牌,未来肯定会成为区域一霸。”
而在红利期下,这名业务员的说辞也成功打动了当时正处在起步阶段的经销商,就此成为海天的经销商;随着海天品牌的日渐崛起,该经销商也成为海天品牌和行业增长的红利既得者,成功跻身“区域一霸”。
而当时,除了行业普遍性成长的拉动之外,海天之所以快速崛起,方法也颇为简单粗暴:以品牌拉动市场,以终端促进动销,以一线品牌卡位二线产品价格……
如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调味品品牌崛起,但能像海天那样带领经销商“发家致富”的,已经很少了。
一是行业宏观发展,整个调味品赛道已进入市场存量博弈阶段。普通单调产品的销量增长已经不再是做出来的,而是“抢”出来的。表现便是经销商作为“两头受气”的中间环节,一旦经营不善,就会被库存积压、动销不畅、货款难回等问题分分钟搞死离场。
二是短期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停工停产物流停滞。工厂停摆,物流停滞、居家办公……当发生在00年初的场景再次上演,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心态却完全变了。彼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阵子的事儿,疫情很快过去企业还能恢复元气;现在,更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常态化现象,世道艰难,不得不选择保守经营,熬到活下去的那一天才是上策。
当生意不好做的时候,也有人在不断寻求变革。有人找到了方法,重获新生,有人病急乱投医,死得更快。而素有“酱茅”之称的海天味业,曾让无数海天经销商都赚到了钱,如今时移世易,海天经销商的“三板斧”,还砍得动当下的市场吗?
3、千亿市场的“懒人调料”,新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这年头,谁还没买过懒人调料包呢?
“厨艺不够,调料来凑。”像钵钵鸡、酸菜鱼、黄焖鸡、红烧肉等这种需要一定厨艺水准才能做的出来的大菜,只需一包复合调味料就能轻松完搞定,不管卖相几何,起码味道不会差。
而随着调味品消费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各式“懒人调料”逐渐抢占了调味品货架的半壁江山。而“懒人调料”的盛行,确实给调味品企业带来了一线商机,但从运营成本、产品健康化等多维度来看,消费者对“懒人调料”不仅没有形成依赖性,反而还存在层层疑虑。
行业动态海天味业后知后觉,欲进入预制菜赛道
01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9.71%、4.18%,双双创下十年最低记录。一方面涨价不能覆盖成本上涨,另一方面疫情之下餐饮行业衰退,对上游的调味品公司造成极大冲击。
寻求新的增长点势在必行。近日,董事会秘书张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预制菜领域与调味品关联度较高,公司正在积极调研中。
这或许意味着预制菜这个千亿级市场即将迎来重磅玩家。
如果海天味业入局,那么调味品行业公司或将成为预制菜江湖中的又一大派系?既有B端的客户积累,又有C端的品牌加持,海天味业能否在新赛道上发挥优势呢?(东方财富网)
恒顺醋业布局预制菜背后:净利连降两年,预制菜能否挽救业绩“食醋第一股”也来凑预制菜的热闹了。
近日,恒顺醋业在互动平台自曝“公司已积极研发和布局预制菜产品系列”,这立刻引来诸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