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库布其沙峰绿谷。杨亚东摄
从“沙进人逃”到“人进沙退”,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发展之路,是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相辅相成,也是“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的平衡发展,更是用全域生态化打开美丽宜居之门。
种下树根拔“穷根”
“我的家乡从‘死亡之海’变成沙漠绿洲,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敖特更花用这样一句饱含感情的话作为采访的开始。
敖特更花参与治沙要从年说起。她回忆道,当时,杭锦旗开始修穿沙公路,在义务出工修路的过程中,从不相信沙漠可以修路,到亲眼看到公路通车、沙丘披上绿装,她明白了一件事:逃离家乡不是办法,应该试着改变它。
提起多年治沙遇到的困难,敖特更花坚定而从容:“困难是特别多,但没有打倒我们治沙人。”她表示,得益于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让治沙人能成功克服资金短缺、造血脱节、技术短板等难题的挑战。
库布其沙漠治沙人敖特更花。人民网记者吴思萱摄
这些年,她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作为奋斗目标,不但在库布其沙漠种树3万亩,还在通辽的科尔沁沙地及新疆、西藏的沙地上成功造林。
她希望更多沙漠里的农牧民过上像他们一样的好日子。“年去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时,想的不是我要挣多少钱,而是想到沙漠对当地人的危害有多大,只有我们亲眼见过、亲身经过的人才知道。我要把我们在库布其沙漠治沙的经验,告诉别的沙漠的人,还要跟他们一起治沙,一起致富。”她动情地讲。
敖特更花说:“种树的感觉特别美!沙漠绿化这件事,只要是我还能跑动,一定要一直做下去。”她对库布其沙漠未来的绿化事业充满信心,“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回到家乡,参与到沙漠绿化中。希望年轻人能用先进的办法种树,保护好现在这片绿洲。只要更多人参与到治沙中,生态环境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
听完敖特更花的故事,巴西网红博主塞米直呼:“太不可思议了!她和乡亲们用这么多年的行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家乡的面貌,这样的精神令人敬佩!”
“沙漠绿电”效益好
库布其沙漠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有效光照小时数达到小时以上;生态光伏基地毗邻亿利沙漠生态循环产业园,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就地消纳;库布其沙漠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光伏治沙产业。
鄂尔多斯杭锦旗能源局局长李利军在采访中表示:“截止目前,全旗光伏装机总规模.3万千瓦,治沙总面积约13万亩。其中,蒙西基地库布其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治沙约10万亩。”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项目。
蒙西基地库布其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基地。人民网记者吴思萱摄
李利军指出,该项目创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向光要电减排、向沙要绿固碳、向绿要地增收,以光治沙、以农促产,把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和沙漠生态治理、现代农牧业有机结合,形成板下种植与畜牧的生态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光、电、蔬、草、药、畜、禽一体化绿色发展的格局。
据了解,由企业为当地57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光伏板清洁岗位,每季度清洗一次,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在后续发展中,当地政府将进一步与企业对接,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光伏组件安装、机械租赁服务等岗位,帮助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增收路径,让闲置沙地成为“阳光银行”。光伏产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在参观完光伏基地项目后,英国网红博主杰森赞叹:“在沙漠中发展产业很难,但这个项目却很好地利用了沙漠的条件,始终把绿色发展放在第一位,值得推广。”
格鲁吉亚网红博主桃漫,边听项目介绍边点头称赞:“光伏板充分利用光能发电,板间、板下还种植优良的甘草或牧草,结合发展农牧业,让当地农牧民实现增收。这个做法真的太中国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好佩服!”
危地马拉网红博主塞莉娅看着沙漠中连绵不断的光伏板,连连惊叹:“真的太震撼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治理和发展沙漠,中国人真的很聪明!我要多拍些视频,给我的粉丝们也看看沙漠里的伟大工程!”
牧民新村好生活
窗明几净,客厅宽敞,家电俱全,坐在这样舒适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孟克达来始终笑意盈盈。
三十年前,被沙漠围住的日子不好过。孟克达来回忆说:“家里祖祖辈辈靠放牧生活,生态矛盾很突出。牛羊养得少了维持不了生活,养得多了草原受不了,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孟克达来和乡亲们成了“生态难民”。
过去恶劣的交通条件也让孟克达来记忆犹新。他说:“想要盖个房子太难了,我成家时父亲让骆驼驮了20多天的路程才把盖房用的材料运到。一二年级上学需要走6至7公里的沙路,三年级开始去镇上上学,还要走70多公里。”
6年,杭锦旗七星湖建成牧民新村,进行了整体生态移民。牧民们搬进新居,原驻地实行禁牧,腾出草地和沙化地,让生态自然恢复。孟克达来由此告别了放牧,夫妻俩开起了餐饮生意,主要接待沙漠旅游者,旺季每天能接待人,年收入从7万多元逐步上升到现在的20多万元。
孟克达来所在的杭锦旗七星湖牧民新村。人民网记者吴思萱摄
“现在,村民们开民宿、做餐饮、经营各类旅游项目,家家户户都有车,交通便利,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还曾接待过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游客。”孟克达来兴奋地说。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牧民和企业一道围绕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和小型农牧业,并通过返租农牧民沙漠土地、产业合作、就业、劳务用工等方式,让农牧民以“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新身份实现了脱贫、防返贫。
泰国网红博主爱玲在牧民家品尝特色美食后,高兴地说:“我的粉丝们知道我来了内蒙古后,一直想知道这里有哪些美食。现在也能让他们看看牧民家自制的奶豆腐、酸奶、奶茶、枣泥糕,让他们也了解沙漠牧民的美好新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