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吴源,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级博士生,师从陈锐志教授,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手机室内定位。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博士期间获得IPIN国际室内定位大赛冠军,在审SCI论文1篇。
正文
前记:非常荣幸能够接到“咖啡屋”的邀请。其实我感觉没什么出色的科研成果给大家分享,因为有许多同学都比我做得好得多。我在这里就给大家大致分享一下我走向科研之路的心路历程吧。
01
本科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是在上大学前,来自农村的我,根本没有碰过电脑,学习起来有些吃力,直到大学毕业我感觉我的编程能力都非常糟糕,以至于直到现在我都感觉自己读了一个假的计算机专业。那时候,我只能拼命将期末考试考好,以证明自己还跟得上。大二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到了一个老师的实验室学习,目的是准备那一年暑期的电子设计大赛。在那里,我开始学习基本的嵌入式编程。当自己用代码控制单片机点亮led灯的时候,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让我有了进一步去学习折腾嵌入式编程的兴趣。那时候,我一下课就跑到实验室呆着,一方面是瞎折腾板子,一方面是为了准备比赛。还记得那年为了比赛,我暑假没回家,呆在学校,实验室空调还坏了,顶着40度的高温,熬了三天三夜打比赛。测试当天,当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和算法,控制着小车完美完成测试目标时,我感觉自己做到了。我们如愿捧回了那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除了比赛,我在实验室还接触到了发文章、写专利等与科研相关的事情,自己也尝试着发表论文和专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成就,给了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这些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科研的大门,但最终让我迈入科研大门的是我幸运地拿到了一个保研资格,同时还拿到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和浙大软件学院的推免资格。我最终选择了中科院自动化所,从此走向了读研的道路。
图1:参加电子设计大赛
02
拿到自动化所的推免资格后,由于我没有提前联系导师,等到所里通知可以联系导师签导师意向的时候,我心仪的导师和实验室全部没有名额了,而且当时通知选导师的时候,我还在回家的路上,这让我极其被动也让我的读研之路一开始就不那么顺利。对于研究生而言,选对实验室和导师是非常关键的,这让我意识到了我的读研之路必定会困难重重。我是我研究生导师的最后一个学生,我毕业后她就退休了。由于我硕导连续几年没有招到学生,我没有师兄师姐,直到毕业后也没有师弟师妹,整个三年就只有我一个学生。光这一点,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容乐观。中科院的研究生,研一需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集中学习,研二再回所里进实验室做科研。年,人工智能爆发,受到了各行各业的追捧,广阔的就业前景和不菲的工资待遇,让模式识别专业成了超热门专业。我记得当时上《模式识别》这门课程的时候,一个可容纳两百人的阶梯教室,需要提前抢座位、占座位,否则只能去其他教室抬凳子,坐在过道里,要是再慢了甚至过道都没有了,只能站着听。从这种空前的学习热情和选课人数中,可见这门课有多么地火爆。我的硕导从事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姿态跟踪,就是将IMU绑在人的各个关节上,实时跟踪人的动作姿态,跟人工智能沾不上半点关系。好不容易进入到了中国人工智能最顶尖的研究所,却不能赶上人工智能这个风口,心底自然特别失落。我带着这种失落,研二回到了所里。硕士导师将我安排到了一间非常宽敞的实验室里。里面平时加上我总共就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项聘,一天下来都说不了一句话。除了一日三餐跟室友一起吃饭以外,我感觉我与世隔绝了。硕导对我特别上心,回所后就交给我一堆五六年前开发的IMU硬件,vs下开发的XP风格的软件系统和一堆不规范的文档。不出所料,这堆软硬件在我的win7系统上根本跑不起来。接下来就是令人崩溃的找原因找bug的过程,而且由于开发这套软硬件的人早就毕业了,根本寻求不了帮助。导师的要求是把老软硬件在新的win10系统上跑起来,然后再开发一套新的软硬件系统,这跟我想象中的科研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我就这样一个人,做着自己不认可的事,痛苦不言而喻。那个时候,我经常后悔自己选择读研,所以跟同学聊起自己近况的时候,我经常说的一句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我而言,拿到保研资格,进入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就像获得一匹“骏马”,但当自己准备策马扬鞭,奔向人生新高度时,却狠狠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面对这样一个天崩开局,我常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崩溃,所以我每天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要乐观,事已至此,至少顺利毕业还能拿个学位证也不错。另外,我还找硕导沟通了很多次,说了说自己的想法。硕导人也非常好,最终也做了一些妥协,同意我先做研究,先把小论文发表了再做项目,但是我研究的东西需要跟项目是相关的。我查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在基于IMU人体运动跟踪领域,有一个分支是跟踪人体行走轨迹的方向,即行人航迹推算(PDR)。我对此产生了一些兴趣,决定从这个方向开始研究。经过半年时间,我就调研了这个领域近十年的近百篇论文,借着开题的机会,基于这些文献写了一篇英文综述,并投了自动化所主办的一个EI检索的国际期刊。当收到录用通知的时候,那种久违的小小的成就感,涌上心头,负面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我继续做实验,实现自己的idea,又发了一篇SCI论文,并提交了两项发明专利申请。这时已经进入研三了,我答应了导师,要完成她的项目,所以放下了科研,找bug、改代码,那套老的软硬件在win10上终于跑起来了,同时我还基于unity开发了一套新的演示系统,新的硬件也随之到位,并赶在毕业之前,为新的软硬件系统写好软著。
我的硕士经历告诉我,人生不会都是一帆风顺,有时候困难会接踵而至,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越要努力,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我那个时候常常告诉自己,如果这是人生的至暗时刻,那也不过如此;如果这还不算我的至暗时刻,那说明我还没有到该绝望的时候。哈哈。
图2:硕士实验室老师和同学
图3:人体运动跟踪演示系统
03
决定读博,有几方面原因。第一个是从众心理,当时我的两个室友,以及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选择了硕博连读,所以我也想着要不再读个博。第二个是暂时没找到好的工作,当时研三上学期秋招的时候,由于忙着完成导师的项目,没花什么时间在找工作上,而且没有实习经历,再加上研究方向比较偏,所以找工作并不顺利。第三个是我还是想再提升一下自己,不只是拿个学历,同时也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对科研并不排斥。
当时决定读博的时间比较晚,好多高校和研究所报名都截止了。最主要的是,很多导师名额很早就已经被预定了。我那个时候到处找国内各大高校学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