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在发动机的轰隆声中,一艘渡船从高要区南岸丽晶码头出发,驶向对岸的天宁南码头。江水奔流不息,承载着肇庆市民集体记忆的渡船正随流水远去——由于客流量锐减、渡口社会效益下降等原因,5月15日起,包括南岸丽晶渡口在内的8个渡口撤销,停止使用。
△西江日报记者吴勇强摄
这些渡口退出历史舞台虽让人不舍,但同时也是肇庆交通愈发便利、城市配套愈发完善的佐证。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肇庆,这座依江而生、因江而兴的城市正如滔滔江水一般阔步向前。今天,我们沿江顺流而下,感受肇庆蓬勃有力的城市脉搏。
临水而居的城市
粤桂交界处,碧绿的贺江经贺州流入肇庆封开境内,自北向南,携着潇贺古道和茶船古道的车马声、摇橹声流淌至今,从交通要道嬗变为游人如织的新兴景点。
△莫炳文摄
贺江九曲萦回,清澄缥碧,两岸群峰屏列,翠林修竹,风景尤为秀美。年,广东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是其中一条,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的贺江成为廊道建设的重要部分。
△张彬池摄
以乡村旅游撬动乡村振兴。肇庆高标准打造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以近自然的手法对贺江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保护、修复贺江自然岸线,新建慢行步道、临水栈道、休闲公园,提升贺江沿岸照明、绿化、娱乐设施,改善沿岸镇街风貌。
景区的建设带动了沿岸旅游名镇名村建设,提振了沿岸经济。
年贺江碧道画廊接待游客35.29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24亿元。年,接待游客81.08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2.75亿元。仅用一年时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就实现了翻番,景区发展方兴未艾。
贺江弯弯曲曲,一路蜿蜒,在封开县城注入西江。江水向东,穿过重山,奔流至肇庆主城区——端州。一段与西江水有关的美丽故事在这里上演。
北岭山下,端州城中,星湖水面波光粼粼,绿堤如锦似缎,一座座秀丽的岩峰高高耸立,湖光山色,绰约多姿,令人顿生“更有蓬莱在世间”之感。
△星湖景区罗馨如摄
然而,很多年轻市民可能不知道:现在的星湖原来是大片黄塘、众多大小不一的鱼塘、莲藕塘、茨实塘、低洼菜地、稻田等。它们由西江的余沥形成。
20世纪50年代,在居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肇庆决心改造七星岩一带沥湖,将分散的沥湖、低塱合并扩大,构筑成六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连通的人工湖,造福百姓。年改造荫梓断堤,把中心湖与湖光湖连成一片,称中心湖,自此七星岩水域改称五湖。这就是今天山青水秀,仿效杭州西湖筑苏堤和白堤手法,用湖堤分割围筑起来的星湖。
△七星岩历史照片图源星湖美美
星湖如同一块璞玉,经过人力的精雕细琢终成大器——年,星湖旅游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年,更是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从西江余沥到十里湖光,星湖水来之不易。肇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星湖水质进行整治和保护。其中,水域管理方面,星湖管理局有专职的水域管理所,定期对整个水域进行保洁巡查和水生态的修复。
△聂伟健摄
每年,作为肇庆旅游名片的星湖都会迎来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碧水如镜映奇峰,水清见底鱼相逐,那一汪秀丽的星湖水,不仅引得无数游人争相赞叹,也成为本地居民的诗意栖居之所。以星湖西堤为例,常有市民来这里休憩赏景,尤其冬日堤上紫荆盛放之时,这里就成了人气超高的“网红点”。
△星湖西堤梁亮摄
临水而居的诗意可不是星湖独有。看罢宁静的星湖,在河岸边漫步观滔滔西江水是肇庆的另一种浪漫。
西江江滨堤河岸段曾经长满杂草,后来为提升城市景观,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肇庆打造了西起西江南路,东至羚山的江滨堤景福段碧道。吹着江风,听着涛声,或骑行,或散步,这段焕然一新的碧道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
△梁亮摄
一江两岸的融合
在江滨堤望去,可见肇庆大桥如飞练横跨西江。宽阔的江面上,它与西江大桥、阅江大桥一起,飞架端州、高要两地。其中,西江大桥是端州、高要之间最早的跨江桥梁。
△西江大桥吴勇强摄
在西江大桥建成前,一江两岸只能靠机帆船和水上居民的小木船来回摆渡。对于老一辈的肇庆人来说,乘坐轮渡过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时,每趟轮渡一靠岸停泊,乘客和车辆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涌上去,很快便挤满轮渡甲板。
△往返于高要区南岸丽晶码头和端州区天宁南码头之间的渡船自5月15日起撤销。西江日报记者吴勇强摄
这个景象在年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得到改变。此后,随着端州与高要的交流越发密切,桥变得更多、更宽:肇庆大桥、阅江大桥先后搭起新的纽带,西江大桥、肇庆大桥也进行了扩建,两岸通勤能力持续提升。
△阅江大桥罗馨如摄
桥下江水不舍昼夜向前奔流,被天堑分隔的两岸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速拥抱彼此。
“加快推进端州—高要组团发展”被写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当前,一江两岸交通互联、城市互融、产业互促的步伐正在加快。
GDP达到.44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98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去年,高要的经济数据十分抢眼,彰显着其不俗的经济硬实力,与隔江对望的端州交相辉映。
△一江两岸梁亮摄
然而,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高要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品质和面貌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等问题越发凸显,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
城市更新提质成为高要的“必修课”。高要聚焦南岸、金利、金渡三大区块,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有了较大提升——南岸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景观改造提升深入推进;金利高新区基础设施综合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金利大道、高要大道加快施工;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要城区陈彦成摄
今年,高要将推动中心城区“东进、南拓、西联、北融”,优化城市形态、功能布局。
高要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具体来说,我们将聚焦端州—高要组团发展,加快南岸中心城区提质扩容,拉大城市框架,加快与端州主城区跨江融合、抱团发展,沿新兴江两岸拓展城市核心区,加快建设高品质江滨产业新城,探索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互动发展新路径。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谋划推动金利镇、金渡镇改市区改革;同时加快推进过境公路建设。”
△图源高要发布
跨江大桥上,往来端州、高要的车流依旧繁忙;江滨新城上海璞泰来华南基地项目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金渡、白土片区,预制菜产业园正蓄势崛起……一江两岸、交相辉映的城市形态正被勾勒得日益清晰。
△图源高要发布
一水相连的交通
继续沿江而下,跨过羚羊峡的狭长河道,江面变得开阔,江水也更平缓。这里有广东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在岛的北边对岸,可见货轮进出货运繁忙,那便是肇庆新港。
△肇庆新港图源肇庆交通运输
背靠大西南,面向大湾区,肇庆新港上游连接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下游达中山、江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具有东融西联的区位优势。同样的,这也是肇庆港的优势。
潮涌东风劲,扬帆正当时。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肇庆港发展前景无限。
去年9月,《肇庆港总体规划》正式获批,规划形成以肇庆新港港区为核心,以高要、四会、德庆、封开等港区为基础的5大港区发展格局,鼓励引导港口码头错位发展、补缺发展、特色发展。
△图源肇庆交通运输
仅仅两个月后,肇庆港再迎一大利好。经多次对接谈判,去年11月,肇庆市与深圳盐田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共同合作推动肇庆港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总投资约50亿元推动封开长岗、新港新基湾、高要金岗、德庆九市等10个港口码头项目建设,新建及改进泊位30个,计划十四五期末吞吐能力达一亿吨,着力提升肇庆港货物吞吐规模和揽货、集散、中转能力,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江海联运,吸引过境船舶在肇庆港转运,努力将肇庆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西江日报记者梁小明摄
港口升级的同时,航道扩能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肇庆水运条件优越,航运潜力大。建设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成为肇庆挖潜的“必经之路”。近年来,肇庆积极推进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全力疏通水路运输“大动脉”。
目前,西江界首至肇庆大桥段可通航内河吨船舶,西江肇庆大桥至虎跳门可通航吨级海轮,即吨海轮可从肇庆直航出海口,实现江海直达。西江的年货运量已超1亿吨!
△图源肇庆交通运输
帆樯启处是高阔,鲲鹏展翼向天歌。肇庆港航正迎着新的发展机遇走向未来。
西江滔滔向东,
昼夜不停奔向大湾区;
肇庆这座水边城市
也在澎湃涛声的催促中
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
迈出加快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的铿锵步伐。
部分资料来源:贺江碧道画廊星湖美美端州发布南方日报高要发布肇庆交通运输西江日报
编辑:叶咏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