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星湖 >> 星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方源同创股权激励咨询某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

来源:星湖 时间:2025/3/18

项目背景

内蒙乳业(为保密起见,本文均用化名),成立于年,年刚刚挂牌新三板。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炼乳的生产与销售。炼乳是“浓缩奶”的一种,是将鲜乳经真空浓缩或其他方法,除去大部分的水分,浓缩至原体积25%~40%左右的乳制品,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产品很简单。

在中国物资短缺时期,炼乳曾被用作营养品(比如,探望伤病人)使用。随着我国乳业的发展,炼乳基本退出乳制品的大众消费市场(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现在大家都喝生鲜乳,都不吃炼乳了。

现在炼乳用来做什么呢?有几个用途:

1、作为含乳饮料(如,复原乳、港式奶茶等)的中间配料。

2、作为餐厅餐饮(比如,蘸食、粤菜、火锅、泰餐等)的添加料。菜品“金银小馒头”蘸用的配料就是炼乳。

3、作为烘焙类含乳食品(比如,面包、饼干等)的工业配料。

所以,以前是2C(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产品,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现在变成2B(面对下游厂商)的市场。内蒙乳业,是目前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炼乳生产企业,在国内炼乳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第一。年收入2亿,净利润接近万。

内蒙乳业实施股权激励概述

内蒙乳业在挂牌新三板之前,就已经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拨出了10%的股权,就是准备要分给核心员工了,但是挂牌的时候一直没想好怎么分。企业挂牌新三板之后,立刻着手请咨询公司设计股权激励。

请咨询公司设计股权激励,也是一波三折:

第一轮是请公司的主办券商,草拟了一个股权激励草稿。

第二轮是请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又做了一个方案。

第三轮找到和君,董事长明确表态说,在和君进场之前,在股权激励方面咨询了不少专家,听了不少课,基本是市面上所有股权激励的课都听了一遍。之前做的两轮股权激励方案,或许是因为方案本身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时机未到,董事长均没有采纳。所以请我们来,对和君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很高。

最后我们设计完股权激励方案,是这个样子,摘要点如下:

1、定量:本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为.25万股内蒙乳业股票,占内蒙乳业股本总额万股的1.95%。

2、定人:本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认定的核心业务(技术)人员。本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32人。

3、定价:激励股份价格:以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基础,并有合理溢价,确定本激励计划的价格为每股3元。(说明:内蒙乳业,每股净资产是多少呢?是1.51元/股。最终给高管的价格是3元/股。年引进做市商做市交易之后,股价稳定在18元/股。)

4、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通过XXXX企业(有限合伙)用于获得、持有、出售、运作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

5、定考:根据公司-年基本业绩目标完成情况,激励对象可分3期(3年)分别按照30%、30%和40%的比例出资认购,逐年增加其在有限合伙企业的份额,并自愿接受本计划规定的限制性条件。

整个股权激励方案,看起来很简单,就这么几条。那么这个股权激励方案是怎么出来的,分为哪几个步骤呢?接下来做具体分析。

(一)定人:股权激励对象怎么选取,该激励谁?——32人

股权激励第一步就是确定激励对象,说白了,就是股权到底给到谁?到底哪些人,能够参与到这次股权激励当中来。哪些是核心骨干,哪些是战略性人才。

确定激励对象的过程中,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在内蒙乳业,我们确定了32个人,是通过一轮一轮的沟通确定下来的。

(二)定均:股权激励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让大家都满意?——历史贡献+岗位价值

确定激励对象之后,接下来要做个量分配,要确定不同岗位的激励倾斜,每个岗位的差距应该拉开多少,就是股权“谁多谁少”。

个量分配,要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否则,几个人拿到股权,会问为什么你拿得多、我拿得少。中国人典型的心态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是一起在公司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突然之间,你比我多拿了10万股,我比你少拿了10万股,心里就会非常不自在,个量分配主要是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公司各个部门,包括人力、财务、生产、研发、销售,是会相互比较的,凭什么你比我多一点?如果没有办法说明合理原因的话,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都会出现矛盾,甚至造成核心高管离职的情况。这种情况也非常多,就是股权激励方案做完之后,反而把一部分核心员工做离职了。

如果公司第1次做股权激励的话(就是这个公司,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股权激励),那么一定要考虑历史贡献。比如,内蒙乳业公司成立20年了,有些员工是在公司成立的时候,就跟着老板一起干这个事业,辛苦20年至今,他可能就只是公司生产部门的总监(还没有达到生产部副总的地位)。但是公司发展,总是需要不断更新人才梯队,比如公司新从康师傅挖人过来,直接任命为负责生产和技术的副总(直接成为老员工的顶头上司)。那么新人和老人之间,会出现一些矛盾,所以老人的历史贡献必须要补足。

先把历史贡献补足,解决完“历史旧账”,这样大家就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再来考虑岗位的重要性。

A、定均:历史贡献部分

具体到内蒙乳业,历史贡献部分是这么来确定的:

首先,确定“历史贡献”占股权激励的比重是20%。历史贡献和岗位价值是二八开,20%是奖励历史贡献,80%是激励“岗位价值”。

前文已提及,公司拿出总股本的1.95%来做股权激励,这1.95%里面的20%(即公司总股本的0.39%)用来奖励历史贡献,1.95%里面的80%(1.56%)用来激励岗位价值。

其次,公司能参与到历史贡献分配的,需要满足2个条件:(1)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要满10年以上,(2)当前任职级别必须达到部门主管或部门副主任以上的级别。需要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

内蒙乳业,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一共是19人。前文已述,内蒙乳业参与股权激励的对象,一共是32人,就是说,还有13人没有参与“历史贡献部分”的激励,这13人虽然是公司核心员工,但在公司工作年限没满10年,所以就没有历史贡献部分。

再次,这19人参与历史贡献的股权分配,怎么分、谁多谁少呢?基本上是按照工作年限来分配。

B、定均:岗位价值部分

历史贡献分配完之后,大家站在同样的水平线上,就可以把大家拉在一起,来考虑岗位的重要性,考虑各个岗位对公司未来的重要性,来分配股权。岗位价值部分的股权分配,我们的原则一定是这样:取决于战略。

比如说,多元化企业里面有好几块业务,那就意味着,要弄清楚各块业务的先后排序、孰轻孰重是怎么样的,才能确定给哪块业务多一点,哪块业务少一点。

如果是单业务企业,岗位价值部分的股权分配,就取决于公司最近3~5年的业务侧重(到底是营销驱动、还是研发驱动)。如果最近3~5年,公司的重点方向是想把市场铺开,那么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应该分的股权多一点;如果最近3~5年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新品,那很明显,研发部门要分配股权多一点。

所以,股权激励在一期一期推出的过程中,哪些岗位相对主要、哪些岗位相对次要,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有个动态调整。

这些岗位系数,到底是怎么调查的、怎么访谈的、怎么评估的,因为篇幅所限,本文不再细述。

(三)定钱:通过股权激励,让大家实现多少收益?——33万元/年

确定激励水平,就是本次股权激励实施之后,未来3~5年,这32个人每人手里拿到的股权,到底能实现多少收益。

设计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则是这样的:既然要做股权激励,就要把人才吸引过来。对于公司人才来说,给他2倍的工资,他可以为公司创造3倍的价值。对于人才、公司都是共赢的。人才一定要“用质不用量”。所以,做出来的股权激励方案,对外要有竞争性,对内要有激励性。如果公司股权激励做得好,就相当于在行业内举起了一面大旗,行业内的人才就会循声而来。所有事业的成功,最终都是基于对于人才的吸引。

需要强调的是,股权激励同时也要避免“激励过度”的情况。即,要防止员工拿到股权之后,因为上市、股权增值,一下子就变成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了。原来,核心团队都是苦巴巴的过日子,一年就十几万(或几十万)的年薪,每年都需要奋斗,不奋斗就没饭吃。但是,因为股权激励,手里有了股权,上市后,一下子变成千万、甚至亿万富翁,那我这辈子干嘛还要艰苦奋斗呢?!所以干脆就变现股权,去享受生活。如此一来,适得其反。做股权激励的本意是让核心员工更积极地工作与奋斗,不能因为做完股权激励,反而浇灭了核心员工的奋斗动力。

确定激励水平这个部分,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是两个步骤:

首先,要先确定行业标准,就是从行业和区域两个维度进行考虑,所在行业里面某个岗位的平均薪酬是多少,比如技术总监这个岗位,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平均水平,人家给的薪酬是多少钱。

其次,根据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再来确定,这次做完股权激励后,我们的激励水平要比行业激励水平高多少(或低多少)。

内蒙乳业是这么确定的:

A、确定行业标准。因为内蒙乳业是做炼乳的,这个行业很难对标,因为炼乳既有调味品属性、又有乳制品的属性,两个行业都要看:

(1)如果从乳制品行业来看,上市公司有:伊利、光明、三元、燕塘乳业、(新疆)天润乳业、皇氏集团。这几家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大概是70万/年。

(2)再看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有:加加食品、梅花生物、安琪酵母、佳隆股份、星湖科技、恒顺醋业。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薪大概是53万/年。

B、企业确定高低。内蒙乳业虽然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但还是决定,参考A股上市公司的薪酬水平。

通过项目组跟企业股东很多轮的沟通,最终确定:通过股权激励,高管获得的收益,三年总共万(相当于每年33万),就是每年除了34万的年薪之外,通过股权激励,额外让高管增加33万收入,就是这么个激励水平。

这样的话,实施股权激励之后,高管的薪酬总额会达到67万/年:在乳制品行业,薪酬总额仅次于光明乳业;在调味品行业,内蒙乳业的高管薪酬仅次于加加食品和梅花生物。

(四)定量:企业需要拿出多少股权,用于实施股权激励?——1.95%

如上所述,内蒙乳业已经确定,通过股权激励实施,要让高管3年累计获得万股权收益。这样的激励水平,需要拿出来多少股权才能实现呢?到底是拿出来2%的股份、还是3%的股份、还是5%的股份,还是把持股平台的10%的股份全部分下去才行?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很多老板做股权激励的时候,都是“拍脑袋”,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老板说:我大概已经框定好了,要拿出来5%(或10%)的股权,请一家咨询公司过来帮我把这5%(或10%)分下去。这是非常典型的错误!这样分股权,非常容易出现上文“激励过度”的情况。

所以,做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逻辑顺序不能颠倒:(1)要先确定每个人的激励水平,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2)再来倒推测算,应该拿出来3%、5%还是10%。

比如,内蒙乳业:(1)激励对象32个人;(2)平均每年实现收益17.万(5位高管每年额外增加33万股权收益,27位非高管根据岗位价值折算降低,32人平均每年实现股权收益17.万),3年累计需要实现股权收益万(32人*17.万/年*3年=万),就是3年内,拿出来的股权需要值这么多钱,才能达到激励水平;(3)要根据公司估值倒推测算,需要拿出多少股权。如果公司估值1.7亿,公司要拿出来10%的股权,才能达到激励水平;如果公司估值17亿的话,只需要拿出来1%就够了。

最终内蒙乳业的公司估值多少呢?根据财务部门对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预估,内蒙乳业估值约8.8亿。这种情况下,用万除以8.8亿,即只需要拿出1.95%的股权实施股权激励就够了。

(五)定价:员工参与股权激励,到底以什么价格(每股多少钱)入股企业?——3元/股

内蒙乳业,以公司每股净资产(1.51元/股)为基础,合理溢价98.68%,确定股权激励计划的价格为3元/股。

员工参与股权激励,3元/股的购买价格,相对于“账面每股净资产1.51元”来说,溢价98.68%,好像是给员工给贵了。

实际上,内蒙乳业的“实际每股净资产”远远不止1.51元。为什么这么说呢?内蒙乳业有20年的历史,根据会计上的折旧摊销,有很多资产(比如,厂房、土地、机器等)的账面价值早就摊销完了,账面价值为0,但目前还在继续使用,还有实际价值,这些并没有在财务报表里体现。

如果把这部分隐形资产算上,内蒙乳业的实际每股净资产为4.5元/股。所以,3元/股的购买价格,相对于实际每股净资产4.5元/股来说,存在较大比例折价,相当于打了6折。

(六)定考:业绩考核,考核什么?采用哪些考核指标?——公司指标+个人指标

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包括2个层面:公司指标+个人指标。

公司指标:公司指标达到了,才能接下来分股权;公司指标没达到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股权。内蒙乳业的公司指标,主要考核两个方面:销售收入和公司利润。

个人指标:公司指标达到的前提下,再来看个人指标完成情况,决定了每个人的股权多少。

个人指标是这么计算的:如果某个激励对象算下来,每年能拿10万股。(1)如果他当年的个人考核达到了a等(80分以上),今年的10万股就全部给他;(2)如果考核只拿到70多分,岗位考核结果是B等,就只给他8万股;(3)人个考核刚刚及格(C等),那就只给6万股;(4)如果个人考核低于60分,说明他今年工作不努力,那今年的10万股就没有了,明年再说。

业绩指标的制定,一定有博弈在里面:(1)对大股东而言,肯定希望业绩指标定的越高越好,最好每年翻番地增长;(2)对于高管而言,肯定是希望定的越低越好,每年10%的增速就已经很难实现了,每年20%的增长就肯定不乐意,一定会跟股东讨价还价。

所以,利润指标、收入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怎么制定,是高管和股东博弈的重心,需要中介机构从中协调,引导进行反复的沟通。

以上6个步骤,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核心。其他要点(比如,激励模式怎么选择,限制性股票还是期权?持股平台怎么搭建?股权退出怎么实现?等等),在本文中不再详述。

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的争夺。而对企业经营来讲,核心团队的稳定、团结与奋斗精神,永远是企业的命脉与基石。

企业需要通过股权激励,建立基于“战略实现”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并激发干劲,牵引核心人才团队,打造出思想统一、内外同欲且具有战斗力的组织生态。

企业也需要通过股权激励,让核心团队站在“股东”的角度,思考企业未来发展(业务怎么展开,组织怎么搭建,制度怎么设定……),使股权激励成为推动战略实施、实现公司发展的重要手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