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说
生活在肇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因为这是一座融“山湖城江岛”
为一体的美丽山水城市,
其中的湖,即星湖,
这里总会让人留下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当你身处如今的星湖时,
也许你想不到,
它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小编和你分享
一段时间跨度超过60年的历史
▼▼
解放前的星湖
星湖,远从晋代已有记载,唐代已负盛名,至明朝建阁宇、筑楼台、兴寺院,七星胜景已遐迩闻名。
▲年的“星湖塘”(分享自
小巴拉盖)但晚清以后,历经兵乱,景物毁坏。至解放初期,这里仅留下残破的一桥、二房、四亭,到处是断垣残壁,杂草丛生。
▲年的“星湖塘”(分享自
小巴拉盖上世纪50-70年代的星湖
星湖博物馆内展示的历史资料显示,
到上世纪50年代,
星湖周边的岩前、出头、下黄冈等
6个乡和肇庆镇邻近区,
有一万一千多亩地势低洼的田地。
1
每逢春夏雨季,北岭山山洪暴发,滔滔大水就会把田地淹没,且常年渍水无法排除,造成农民“十年三收”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收成的结果。而在干旱时,又有几千亩农田得不到灌溉。
千百年来,
星湖周边的农民就盼望着筑湖蓄水,
把坏田变良田。
梁慎微摄
今年近60岁的村民梁伯介绍,以前村里包括岩前社区那一带
都是水塘,割禾要撑船,收成很差。到了雨季,不撑船出不了门。
如今,
星湖早已成为肇庆人的“母亲湖”,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
形成现在的五湖格局,
则是年以来国家、省、市政府部门
不断规划、建设的结果。
理睬摄
年夏
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第一次到肇庆考察,特意到了七星岩景区,要求不能破坏景区,要扩大湖面,将农用灌溉和风景欣赏结合起来。
年年底-年4月
经过勘测和规划,年年底至年4月,高要县开始组织农民修筑星湖堤坝。
年7月
陶铸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他直接指挥和组织了50年代至60年代初七星岩的开发建设。
年年底
在他的领导下,年年底成立了七星岩沿湖蓄水排灌工程指挥部,工程建设更加热火朝天。
由于缺乏机械设施,
当时只能靠人工挖湖,
过万人挖星湖,场面十分壮观。
肇庆文史学者、星湖博物馆负责人唐焕佳介绍
年第一次大规模筑堤蓄水时,高要县几乎召集了全区及肇庆镇的工人、农民等所有劳动力,高峰期每天有多人同时开工。我老家在高要,我的母亲当年就参与了星湖建设工程,说起当时的情景,她还记得很清楚、很自豪。
唐焕佳介绍,
那次工程先将星湖塘挖深,塘泥筑成堤坝,
修筑了近20公里的湖堤;
兴建引、蓄、排水设施,建筑桥梁码头等,
形成现在星湖的雏形。
图源星湖美美
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是在年底
▼▼
唐焕佳说
这次继续修筑加固堤坝,开设涵洞,让各湖之间的湖水流通。同时绿化沿湖山岗、湖堤,种得最多的是羊蹄甲树及柳树。
年4月,
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
再次到七星岩时,写下诗句
“堤边添上丝丝柳”
指的就是星湖堤种上了许多柳树。
保留至今绵延数公里的羊蹄甲树,
开花时节,也成为七星岩赏花游的特色名片。
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
经过两期大规模建设之后的星湖,
最初由支堤分隔为上榄湖、大拓湖、波海湖、
大湖、吊篮湖和里湖6个湖。
七星岩水域统称星湖水库,
总面积为公顷。
梁亮摄
年,
星湖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
年9月15日登于《南方日报》第二版
为适应七星岩景区旅游业发展,
此后各湖重新命名!
▼
上榄湖改称中心湖
大拓湖改称湖光湖
大湖改称青莲湖
吊篮湖改称东湖
里湖改称红莲湖
年4月,
再把中心湖和湖光湖连通合并为中心湖,
星湖变为由5个湖面组成,即如今的形态。
年,东湖改称仙女湖。
朱健兴摄
近年来,它还有这些变化
星湖如镜映蓝天,
水清见底鱼相逐,
如今星湖的水更清、更绿,也更美了!
00:06经过一年多
“七星岩·里湖生态修复工程”
让曾经因蓝绿藻生长茂盛而导致
水质恶化的星湖,
水质重新达到地表水Ⅱ类、甚至Ⅰ类标准。
俯瞰星湖,经过修复后的里湖呈现翠绿色,与未经整治的外湖形成鲜明对比。西江日报记者梁小明摄
如今,
里湖水体也拥有了更强的“抵抗力”
俯瞰星湖,经过修复后的里湖呈现翠绿色,与未经整治的外湖形成鲜明对比。西江日报记者梁小明摄
据介绍,目前七星岩里湖水体每天能净化约6万吨污染物,相当于一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这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成为星湖常态。
春夏秋冬,日升日落,
我们在星湖边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现在她一直在“悄悄”改变,
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魅力。
你喜欢这样的她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