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园区速度:擅长“造新城”的苏州,碰到了一个新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看看苏州工业园区的星湖街隧道,可研报告批复工期30个月,初步设计批复工期30个月,施工许可证工期天。年12月开工,年5月31日才开通,曾经的园区速度哪里去了?
苏州工业园区以前苏州当地的报道,最喜欢说的就是园区速度。那时候各种建设恨不得先施工后围挡,但现在几乎听不到讲园区速度了,苏州是否该重温一下园区速度的精神了……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客观理性看待,苏州这几年两条湖底隧道,3、5、6、7、8、S1几条地铁,中环南线苏昆中环连接几条高架,三条垮吴淞江大桥,就成一大工地了。
有些人看到了某些市政项目的节奏拉夸,另一些人也见到了苏州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程度,对有潜力企业的引进效率,对公司上市辅导进程中的帮助,对企业需求的响应速度等等方面的提升。
园区某些市政确实到了更新的时候了,但还是要相信她没有老去,内生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苏州工业园区我支持第二种观点,事实上,进入城市更新的阶段,要牵扯的方面很多,速度都会慢下来。比如上海的18号线批复和招标工期4年半,实际上也建了5年半。
这跟当年在一张白纸上画,是比不了的。园区类似的还有钟南邻里中心,当时号称年投入使用,结果到现在那块地还是地铁6号线的建筑材料堆放地,开工遥遥无期。
也确实没办法,闲置的土地越来越少,附近也没更合适的存放地。若还要想像十年前那样,土地肆意用的大跨越式发展,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更何况苏州一直以来都是擅长“造新城”,然而现在没有土地指标了,强迫苏州进入了存量发展的阶段,苏州得去学习如何“拆迁”,如何精打细算地利用土地了。
苏州工业园区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