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江苏文明网公布了
第二届江苏省文明家庭候选家庭名单
共户
南通入选的候选家庭是这10户
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
1
石晓华家庭如皋市长江镇永平闸村
石高荣家庭南通市崇川区任港街道弘运社区
田贞家庭如皋市磨头镇新港村
吴兴宝家庭海安市高新区凤山村
贲微家庭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街道星海社区
费婷婷家庭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碧堂庙社区
高山家庭南通市如东县城中街道锦绣社区
黄学冲家庭启东市南阳镇北清河村
崔协贵家庭海门市悦来镇永平村
樊春娟家庭海门市海门镇拥军路社区
事迹展示
石晓华,年出生,6岁时不幸遭遇了一场触电事故,性命虽保住,但永远失去了双臂,生活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放弃学习,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习用嘴咬笔写字,用脚打电脑,努力学习生活技能。逆境中,他学习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他还自学取得了本科文凭。因酷爱书法,石晓华练就了口书毛笔字、用脚刻字的技艺。他的人生格言是“身上的任何缺陷,都不代表困难”。
石晓华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先后捐赠港区实验小学图书馆价值十万多元图书和字画,捐赠永平小学五万余元校服,捐赠如皋第一中专六名残疾学生六千余元等。石晓华还创立了“无臂七子”公益书画联盟,通过义卖筹集善款一百多万,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基金会等。石晓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年主动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年12月正式成为预备党员,现已光荣入党。石晓华在家中经常用双脚和那张“多功能”的嘴帮助家里洗衣做饭。“我的今天是社会给予的,我要感恩社会”,汶川地震中,石晓华带着一群特殊演员,慰问震区残疾人,给他们带去了慰问品和精神食粮,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感染了所有人,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他成立了如皋市星光残疾人艺术团,盈利金额除去艺术团成员生活的必须开支,其余部分全部赞助给更多的残疾人。
石晓华的妻子吴唯华是江苏省如皋第一中专教师,两个女儿很懂事,学习也非常好。石晓华常说:“吴唯华为我和家人付出许多,她是我的贤内助,她是我奋斗的动力源。”石晓华的父亲、妻子、女儿平时非常支持石晓华的善举,他们的家庭生活温馨、和谐、乐观。石晓华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影响着全家人尊老爱幼、传承孝道、和谐互助。石晓华一家庭平时生活中勤劳节俭,不盲目攀比,不铺张奢华,是远近闻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五好家庭”。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25年前,年轻的石高荣、徐剑莲夫妇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宝贝女儿的到来给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他们夫妇都是南通市一中的老师,跟许多父母一样,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健康成长、卓越不凡,于是给女儿起了一个充满寓意的名字——石越。然而命运好像完全不理会这些,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视力残疾。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夫妇俩非常伤心,但是他们很快振作起来,齐心协力面对现实,讨论制作女儿的成长方案,精心培育呵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种种磨练和努力,他们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在培育孩子成长的路上,石高荣夫妇的宗旨是希望孩子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才艺丰富精神生活,将来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他们认为,所有这些目标都必须建立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基础上。在石越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盲童,在生活上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教育,尽管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但是晚上回到家中,他们都是将精力首先放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学习上,每天都要在孩子休息后才能抽出时间来处理自己生活工作上的事务。虽然心力交瘁,但因为坚持着心中的梦想,石高荣和徐剑莲从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冷静考虑盲童长期面对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微不至的照料,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爱心,去关心和抚养孩子。在孩子25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始终互相支持激励对方,并总是给予孩子最有力最需要最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如今,孩子已经在南通市盲人推拿诊所工作。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田贞结婚那年,婆婆已去世10年,公公被诊断为肺癌,弟妹有三个,还在上小学、初中,一个年迈多病的孤寡爷爷卧床不起。结婚的大喜日子,她还忙着给公公打针、输液、熬药、灌肠。那时工资只有元,他们节省着每一分钱给老人治病,供弟妹们上学。公公去世前三个多月的一天,他们夫妻俩推着老人家散心,在百货大楼手表的柜台前,公公用好奇、羡慕的眼光看着柜台里一款正在“说话”的电子表。当时她看出了公公的心思,最终决定花去大半个月工资买下这块对她来说价值不菲的手表。虽然是只普通的手表,却给老人带来了快乐,让做子女的尽了一份孝心,得到了一丝宽慰。这块手表一直伴随着老人家直到他安详离世。而后,田贞夫妻毅然挑起了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担子。大姑子学习理发,师傅了解她家困难,主动跟大姑子说等手头方便时再交学徒费,田贞心存感激,等工资一发就立即奉还,她说:“人生在世,要信守承诺。”
家族中有一位孤寡痴呆的老人,原本可以去敬老院,她舍不得,一直是由她的家庭来赡养。老人生病住院,她亲自喂饭、洗澡、换药、输液、清理排泄物,直至养老送终。他们用微薄工资艰难地维持着一大家子七个人的生活,她的善举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她的孩子是少有的“独行侠”。清晨,孩子孤身一人去上学;傍晚,孩子独自回家,脖子里永远挂着一把钥匙。对于孩子,她总是告知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切都得靠自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最香甜”。上幼儿园时,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自己按下电饭锅煮饭;中考结束那年暑假,把孩子送到饭店的厨房里去学厨艺两个月,不管室温多高,蒸汽多热,孩子从没有叫苦过。她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懂事,独立性更强,学习成绩也很优异,考入大学后保送读研,现已是预备党员。孩子传承了父母的孝顺,时刻不忘尽孝道:老婆婆走路不便,就给她买轮椅;外公喜欢听黄梅戏,就送给他“随身听”;外婆患有关节炎,就帮她买拐杖;母亲体质不好,就帮她买运动鞋便于锻炼健体。
在田贞夫妻的拉扯和照顾下,弟妹纷纷成家立业,生活幸福安详。“孝”在她家播种、生根、发芽、结果并不断传承。“孝行天下”——人生有多长,孝就有多大!
田贞结婚那年,婆婆已去世10年,公公被诊断为肺癌,弟妹有三个,还在上小学、初中,一个年迈多病的孤寡爷爷卧床不起。结婚的大喜日子,她还忙着给公公打针、输液、熬药、灌肠。那时工资只有元,他们节省着每一分钱给老人治病,供弟妹们上学。公公去世前三个多月的一天,他们夫妻俩推着老人家散心,在百货大楼手表的柜台前,公公用好奇、羡慕的眼光看着柜台里一款正在“说话”的电子表。当时她看出了公公的心思,最终决定花去大半个月工资买下这块对她来说价值不菲的手表。虽然是只普通的手表,却给老人带来了快乐,让做子女的尽了一份孝心,得到了一丝宽慰。这块手表一直伴随着老人家直到他安详离世。而后,田贞夫妻毅然挑起了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担子。大姑子学习理发,师傅了解她家困难,主动跟大姑子说等手头方便时再交学徒费,田贞心存感激,等工资一发就立即奉还,她说:“人生在世,要信守承诺。”
家族中有一位孤寡痴呆的老人,原本可以去敬老院,她舍不得,一直是由她的家庭来赡养。老人生病住院,她亲自喂饭、洗澡、换药、输液、清理排泄物,直至养老送终。他们用微薄工资艰难地维持着一大家子七个人的生活,她的善举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她的孩子是少有的“独行侠”。清晨,孩子孤身一人去上学;傍晚,孩子独自回家,脖子里永远挂着一把钥匙。对于孩子,她总是告知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切都得靠自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最香甜”。上幼儿园时,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自己按下电饭锅煮饭;中考结束那年暑假,把孩子送到饭店的厨房里去学厨艺两个月,不管室温多高,蒸汽多热,孩子从没有叫苦过。她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懂事,独立性更强,学习成绩也很优异,考入大学后保送读研,现已是预备党员。孩子传承了父母的孝顺,时刻不忘尽孝道:老婆婆走路不便,就给她买轮椅;外公喜欢听黄梅戏,就送给他“随身听”;外婆患有关节炎,就帮她买拐杖;母亲体质不好,就帮她买运动鞋便于锻炼健体。
在田贞夫妻的拉扯和照顾下,弟妹纷纷成家立业,生活幸福安详。“孝”在她家播种、生根、发芽、结果并不断传承。“孝行天下”——人生有多长,孝就有多大!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吴兴宝家庭是一个幸福的三代同堂五口之家。他们互敬互爱、助人为乐,用真诚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因为有爱,所以最美。
公益路上,全家总动员。吴兴宝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迷上游戏机,有的甚至辍学逃课。于是,他和老伴把家中80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近万元的出租房收回来,自掏腰包10多万元装修成图书室和阅读室,又新建2间学习室和活动室。女儿拿出结婚时的2万元“压箱底钱”购买了桌椅、书橱、学习工具书和小型活动器材。女婿设计了精美的标牌、喷绘进行装潢美化。全家人齐动手办起了凤山村第一个“家庭文化室”。文化室每天向留守儿童开放,被誉为“不锁门的农家书屋”、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爱心行动,夫唱妇随。吴兴宝热爱关心下一代事业,老伴热心陪伴当好“后勤部长”。他们夫妻搭档创办“留守儿童家庭辅导站”“四点半课堂”,主动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累计无偿辅导留守流动儿童多人次,帮助20多名“问题孩子”重回正道。
庭院课堂,亮出风采。几年来,吴兴宝在自家小院举办了20多场“微党课”宣讲和庭院课堂,编写道德讲堂宣讲材料30多篇,作主题报告和讲座6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3万多人次。每月初,他和老伴都会将最新编辑的《夕阳小报》免费送给周围的老百姓阅读。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家是避风港,因为有家人给你温暖和慰藉;家是陈年佳酿,融进了理解和关爱,包含了更多的生命体验。星海社区的好媳妇贲微用宽阔的胸怀和无私的爱,生动诠释了有爱的地方,就是家的美好内涵。
年11月25日,对于贲微来说是“天塌下来”的日子。这一天,丈夫李叶因工伤事故永远离开了他们,看着年仅七岁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望着年老体弱,一直把自己当女儿看待的公婆,贲微擦擦眼泪坚定地说:“孩子他爸虽然走了,但我们还是一家人。我得留住这个家!”从此,贲微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她用坚持和坚强支撑着这个伤痕累累的家,生动诠释了儿媳和母亲的角色。
年贲微找到了人生中又一份真爱,在公公婆婆的祝福声中再婚。年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并将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在了前夫家,一家人重新拾起欢颜,享受天伦之乐。贲微的事迹被南通总而言之栏目采访播出,也先后被南通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南通市五好文明家庭”、“最美星湖人家”、“模范家庭”等荣誉称号,这是对这个家庭最好的情感回馈。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费婷婷和丈夫两人先后于年、年加入通州地税,在业务学习上,他们都是通州地税的佼佼者,多次被评为南通地税学习型“先进个人”和全省业务考试“优秀个人”。在工作中,他们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多次荣获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获区政府嘉奖。工作之余,两人均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硕士学位并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
家庭和睦,家风淳朴。夫妻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扶持,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儿媳妇,对家中老人非常孝顺,年春节,公公因重病在南京住院开刀,夫妻二人在病房内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让老人在病房里过了一个开心的春节。现在老人术后恢复良好,老人在外总夸奖自己的儿媳妇体贴孝顺懂事。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俩以身作则,从小注重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他们从小给女儿树立的家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非常和睦。
热心公益,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响应区妇联开展的“社会父母助春蕾”活动,坚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65.html